近日,記者來到位于大別山深處的金寨縣南溪鎮丁埠村,在該村通向高速公路入口處,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——立夏節起義首發地大王廟,時不時有游客前來了解過去那段烽火彌漫的歲月。
“今天正好是周末,我帶家里的小孩來了解一下這段紅色歷史,順便看看大山里的冬景。 ”來自金寨縣城的汪女士說。
丁埠村是大別山區一個典型的山區、老區、庫區村,全村總面積33.3平方公里,山場面積31246余畝,耕地卻僅有2411畝。因為臨近高速公路,交通便利,丁埠村外出務工人員眾多。
“脫貧攻堅任務順利完成了,但是在鄉村振興中,我們面臨著新的挑戰?!笔∥麄鞑狂v丁埠村第一書記、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單兆偉告訴記者。丁埠村產業規模小,單打獨斗多、抱團發展少,農產品也缺少品牌和特色。這些因素都成了丁埠村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、實現鄉村振興路上的挑戰。
為此,丁埠村緊緊抓住紅色文化這一重要資源,將紅色文化融入產業發展的方方面面。
在丁埠村回灣組,村民胡志權正在打理著他的50多畝果園。就在幾年前,他家還是當地的建檔立卡貧困戶。隨著脫貧攻堅工作的深入開展,胡志權用自己的勤勞讓全家早早脫了貧,現在還成了村里有名的產業帶頭人。
“現在我有30畝葡萄園,還種了20畝水蜜桃,以前我家果園都是過路游客采摘,今年靠著村里搞的
‘立夏源’品牌,我種植的水果也開始上網銷售了,銷量比以往都好。 ”胡志權告訴記者。
“立夏源”品牌就是丁埠村將紅色精神與產業發展結合的一個嘗試。
“立夏節起義首發地是我們村最響亮的一張名片,我們利用這張名片注冊了農產品加工包裝品牌
‘立夏源’,引入社會資金推出了‘振興有禮’農產品大禮包,積極搭建銷售平臺,幫助村集體和農戶增收。
”單兆偉告訴記者,通過這一平臺,村民們生產的葛粉、掛面、瓜蔞子、水蜜桃等農特產品有了更廣的銷路。目前,全村500多戶村民都與
“立夏源”合作,戶均增收5000余元。
據單兆偉介紹,村里還引進了社會資金,成立丁埠酒廠。
“丁埠村水質極好,很適合釀造純糧酒?,F在釀造的這些酒元旦前后就可以上市。單書記和我們商量,酒名打算叫‘丁埠1929’,紀念立夏節起義?!本茝S負責人楊中厚說。酒廠投產后,可為當地提供近20個就業崗位。此外,酒廠每個月要使用10噸玉米、大米、糯米等原料,這些糧食也將從丁埠村及周邊鄉鎮采購,為周邊農民賣糧提供便利。
“明年我們打算和周邊村民簽訂協議,訂單種植我們需要的原料。 ”楊中厚說。
“在丁埠村今后的發展中,我們將緊緊抓住紅色、綠色、黃色、黑色這四色資源,讓各種要素都融入丁埠村產業的發展?!眴握讉ジ嬖V記者,利用紅色的歷史資源、綠色的生態資源、黃色的農業資源、“黑色”的古民居資源,丁埠村制定了產業發展規劃,通過紅色引領、四色融合,促進當地走上一條鄉村振興特色路。(記者
袁野)